年轻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?自制预制菜与"饭搭子"经济兴起
更新于:
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,烹饪流程是否省时简单,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吃饭前的首要考虑。除了选择高油高盐的外卖,年轻人都用什么渠道解决自己的"吃饭问题"呢?
自制的"预制菜":年轻人的备餐攻略
近期,"做一次,吃一周"的"打工人自制预制菜"在网络走红。谈起预制菜,大家的态度两极分化严重。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,预制菜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;对于餐饮企业而言,使用预制菜可以减少后厨人员、提高出餐速度。
然而,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对预制菜提出了质疑和抵制,在小红书上,一篇关于饭店使用预制菜却收着"现炒"价格的帖子引发广泛的讨论,高赞评论:"我因为懒才点外卖,没想到商家比我还懒。"引发网友共鸣。
原来消费者反感的并不是预制菜本身,而是反感部分商家未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,甚至通过包装和营销手段,让预制菜看起来像是现炒现做的菜品,这种误导引起了反感和抵制。
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人如今追求营养健康的食品,但由于工作繁忙,很难保证每天现做当日伙食。于是,年轻人通过自制"预制菜"替代了外卖,它既不会像外卖一样带来健康的忧虑,也不会在烹饪流程上过于繁琐。
在一篇名为"我将放弃外卖,加入更为权威的冻门"的帖子中,作者用牛肉、西兰苔、番茄、鸡蛋等新鲜食材烹饪家常菜,一次性做好一周甚至15天的分量,再分装进饭盒密封好并冷冻,上班或回家时用微波炉加热食用,兼顾了便利与营养美味。
"打工人备餐"的话题下,一位博主发视频记录自己周末忙于制作半成品菜肴的"治愈"过程,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为工作日的胃做足准备。博主感慨:"冰箱塞满的那一刻,安全感直接拉满。"
都市小饭桌:"饭搭子"的互助之举
除了自制"预制菜",不会做饭的年轻人还发掘了小饭桌、小厨房、团餐等"饭搭子"方案——不愿点外卖的年轻人愿意付费购买家常菜;擅长做饭的邻居愿意做饭时多炒一点卖给别人,双方一拍即合、互利互惠,由此带火了"饭搭子经济"。
据调查,深圳的"小饭桌"平均一份价格在25元左右,提前一天订餐,菜品种类丰富,这种高性价比又健康好吃的"小饭桌",成功吸引了不少拒绝外卖又不爱做饭的上班族。小红书上"小饭桌"话题高达1亿浏览量,这种集体供餐的方式解决了众多年轻人的吃饭问题,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共同智慧。
校园团餐:学生一族的饮食解决方案
另一方面,针对有时间但没有厨房的学生一族,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大三学生何绍信创立"可荔团餐"品牌,通过线上点单、中央厨房炒制并配送入校的方式,让吃腻了食堂的同学也能告别外卖,在校吃上家常菜。
据了解,"可荔团餐"每餐不到20元,每顿饭都有四款荤素搭配的组合,还有年轻人热衷的轻食选项,餐餐不重样。为了保证口味和营养,何绍信坚持使用新鲜食材现炒现做,何绍信说:"我每天都会去厨房监督——最近几乎都住在厨房!"
除了正餐,他们还制作酸奶、三明治等食品,满足学生一族用餐的多样需求,吸引了越来越多"开团拼单"的同学。由于广受学生欢迎,"可荔团餐"于今年一月受到广州大学WTEAM创业同盟关注,并收获了1万多元的资助。
开学后,团餐品牌全面升级,并吸引了深大两个校区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生加入团队共同经营,成功把服务市场扩展到南科大。何绍信自豪地说:"品牌总体已经处于盈利状态,我们现在正筹建自己的中央厨房,希望早日从代加工模式转型到直营厨房,以确保菜品质量。"
结语
从自制"预制菜"到成人小饭桌、团餐的兴起,无不显示了年轻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努力。下班回家不愿点外卖,也能从冰箱取出周末做好的美味、抑或是与邻居拼单"小饭桌","民以食为天"的中国人对饮食美味、健康、营养、安全的追求从未止步。
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实习生 李若麟
联系我们
对产品有任何问题都能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专人回复处理。如果您有什么新的想法也可以和我们沟通,说不定也能达成合作。

还在因各种事情犯难?
立刻联系专属客服,助力您在线上开展自己的生意。
商务合作